液壓馬達的概述
1. 液壓馬達的作用和分類
從能量轉換的觀點來看,液壓泵與液壓馬達是可逆工作的液壓元件,向任何一種液壓泵輸人工作液體,都可使其變成液壓馬達工況;反之,當液壓馬達的主軸由外力矩驅動旋轉時,也可變?yōu)橐簤罕霉r。因為它們具有同樣的基本結構要素——密閉而又可以周期變化的容積和相應的配油機構。
但是,由于液壓馬達和液壓泵的工作條件不同,對它們的性能要求也不一樣,所以同類型的液壓馬達和液壓泵之間,仍存在許多差別。首先,液壓馬達應能夠正、反轉,因而要求其內(nèi)部結構對稱;液壓馬達的轉速范圍需要足夠大,特別對它的最低穩(wěn)定轉速有一定的要求,因此它通常都采用滾動軸承或靜壓滑動軸承;其次,液壓馬達由于在輸入壓力油條件下工作,因而不必具備自吸能力,但需要一定的初始密封性才能提供必要的啟動轉矩。由于存在著這些差別,使得液壓馬達和液壓泵在結構上比較相似,但不能可逆工作。
液壓馬達按其結構來分可以分為齒輪式、葉片式、柱塞式等幾種,按額定轉速可分為高速和低速兩大類。額定轉速高于500r/min的屬于高速液壓馬達,額定轉速低于500r/min的屬于低速液壓馬達。高速液壓馬達的基本形式有齒輪式、螺桿式、葉片式和軸向柱塞式等。它們的主要特點是轉速較高、轉動慣量小,便于啟動和制動,調(diào)節(jié)(調(diào)速及換向)靈敏度高。通常高速液壓馬達輸出轉矩不大,所以又稱為高速小轉矩液壓馬達。低速液壓馬達的基本形式是徑向柱塞式,此外在軸向柱塞式、葉片式和齒輪式中也有低速的結構形式,低速液壓馬達的主要特點是排量大、體積大轉速低(有時可達每分鐘幾轉甚至零點幾轉),因此可直接與工作機構連接,不需要減速裝置,使傳動機構大為簡化,通常低速液壓馬達輸出轉矩較大,所以又稱為低速大轉矩液壓馬達。
2. 液壓馬達的性能參數(shù)
1.液壓馬達的客積效率和轉速
在液壓馬達的各項性能參數(shù)中,壓力、排量、流量等參數(shù)與液壓泵同類參數(shù)有相似的含義,其原則差別在于:在泵中它們是輸出參數(shù),在液壓馬達中則是輸入參數(shù)。
在不考慮泄漏的情況下,液壓馬達每轉所需要輸入的液體體積稱為液壓馬達的排量VM,單位時間所需輸入的液體體積稱為液壓馬達的理論流量qTm即真正轉換成輸出轉速所需的流量,則
qTm=VMnM (4-1)
但由于液壓馬達存在泄漏,故實際所需流量應大于理論流量。設液壓馬達的泄漏量為q,則實際供給液壓馬達的流量為
qM=qtM+△q (4-2)
液壓馬達的容積效率ηVM為理論流量qtM比實際流量qM,即
ηVM=qtM/qM=(VMnM)/qM (4-3)
液壓馬達的轉速nM公式為
nM=(qM/Vm) ηVM (4-4)
衡量液壓馬達轉速性能好壞的一個重要指標是最低穩(wěn)定轉速,它是指液壓馬達在額定負載下不出現(xiàn)爬行(抖動或時轉時停)現(xiàn)象的最低轉速。在實際工作中,一般都希望最低穩(wěn)定轉速越小越好,這樣就可以擴大液壓馬達的變速范圍。
2.液壓馬達的機械效率和轉矩
因液壓馬達存在摩擦損失,使液壓馬達輸出的實際轉矩TM小于理論轉矩TtM,設由摩擦造成的轉矩損失為△TM,則TM=TtM-△TM,液壓馬達的機械效率ηmM為實際輸出轉矩TM與理論轉矩TtM的比值,即
ηmM=TM/TtM (4-5)
則液壓馬達的輸出轉矩表達式為
TM=TtMηmM=(△pVM/2π) ηmM (4-6)
式中,△p為液壓馬達進、出口處的壓力差。
3.液壓馬達的總效率
液壓馬達的總效率為液壓馬達的輸出功率PoM與液壓馬達的輸入功率PiM之比,即
ηM=PoM/PiM=T2πnM/pq=ηVMηmM (4-7)
由上式可知,液壓馬達的總效率等于液壓馬達的容積效率ηVM與液壓馬達的機械效率ηmM的乘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