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磁換向閥
電磁換向閥又稱電動換向閥,簡稱電磁閥,它是借助電磁鐵的吸
力推動閥芯移動的。
圖G所示為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結構原理和職能符號。閥的兩端各有一個電磁鐵和一個對中彈簧,閥芯在常態(tài)時處予中位。當右端電磁鐵通電吸合時,銜鐵通過推桿將閥芯推至左端,換向閥就在右位工作;反之,左端電磁鐵通電吸合時,換向閥就在左位工作。
電磁換向閥上的電磁鐵按所接電源不同,分交流和直流兩種基本類型,交流電磁鐵用字母D表示,直流用E表示。
交流電磁鐵電源簡單,啟動力大,反應速度較快,換向時間短(約為0. 03~0. 05s),但其啟動電流大,在閥芯被卡住時會使電磁鐵線圈燒毀,換向沖擊大,換向頻率不能太高(每分鐘30次左右),工作可靠性差。常用交流電磁鐵的電壓一般為交流220V。
直流電磁鐵在工作或過載情況下,其電流基本不變,因此不會因閥芯被卡住而燒毀電磁鐵線圈,工作可靠,換向沖擊、噪聲小,換向頻率較高(可達每分鐘240次以上),但需要直流電源,并且啟動力小,反應速度較慢,換向時間長。常用直流電磁鐵的電壓為直流12V、24V、110v。
按照電磁鐵的銜鐵是否浸在油里,電磁鐵又分為干式和濕式兩種。
干式電磁鐵(見圖H)不允許油液進入電磁鐵內部,因此推動閥芯的推桿處要有可靠的密封(圖H中的密封圈2),密封處摩擦阻力較大,影響了換向可靠性,也易產(chǎn)生泄漏。而濕式電磁鐵(見圖G)的銜鐵可以在油液中工作,因而無需推桿處的密封圈,只是在電磁鐵與閥的結合面上安裝密封圈防止外泄漏。由于油液的潤滑和阻尼作用,減緩了銜鐵與閥芯間的撞擊,提高了銜鐵運動的平穩(wěn)性,延長了電磁鐵的使用壽命,同時也使換向時間較干式的略有增加,允許的換向頻率較高;而銜鐵的往復動作,使油液循環(huán)進入和排出電磁鐵內,能起到一定的冷卻作用;由于推桿處沒有密封圈的摩擦阻力,可以充分地利用電磁鐵有限的推力,提高閥換向的可靠性。
濕式電磁鐵較干式電磁鐵結構復雜、價格高,但由于它的一系列突出優(yōu)點,得到了迅速發(fā)展,使用日益廣泛。
電磁換向閥由電氣信號操縱,控制方便,布局靈活,在實現(xiàn)機械自動化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。但電磁換向閥由于受到磁鐵吸力較小的限制,其流量一般在63L/min以下。故對于要求流量較大、行程較長、移動閥芯阻力較大或要求換向時間能夠調節(jié)的場合,宜采用液動或電液式換向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