葉片泵及葉片馬達的拆修與裝配
葉片泵使用一定時間后,定子的內(nèi)表面、轉(zhuǎn)子的兩端面、葉片頂部及配油盤表面等相對運動面會發(fā)生磨損和拉傷,引起泄漏和噪聲增大。對于磨損拉傷嚴重者,應進行拆卸檢修。葉片馬達的拆修與裝配方法與葉片泵基本類同。
(1)拆卸對葉片泵檢修時,首先應對照泵的裝配圖或使用說明書對泵進行拆卸,其步驟見下表。
葉片泵的拆卸步驟
步驟 |
內(nèi) 容 |
|
步驟 |
內(nèi) 容 |
1 |
松開前、后蓋各連接螺釘,取下各螺釘及泵蓋 |
4 |
檢查各密封圈和軸端骨架油封,已損壞或變形嚴重者必須更換 |
|
2 |
從泵體內(nèi)取出泵的傳動軸及軸承,卸下傳動鍵 |
5 |
把拆下來的零件用煤油或輕柴油清洗干凈 |
|
3 |
取出用螺釘(或銷釘)連接的泵芯(又左、右配油盤,定子和轉(zhuǎn)子等組裝成的部件),將此部件解體后,妥善放置好各零件 |
6 |
逐一檢查拆下零件的狀態(tài),將已磨損或失效的零件進行修理或更換 |
(2)修理
①定子 葉片泵的定子在吸油腔這一段內(nèi)表面容易磨損。內(nèi)表面磨損拉傷不嚴重時,可用細砂布或油石打磨后繼續(xù)使用。
②轉(zhuǎn)子 其損壞形式主要是兩端面磨損拉毛、葉片槽磨損變寬等。若只是兩端面輕度磨損,拋光后可繼續(xù)使用。
③葉片 其損壞形式主要是葉片頂部與定子內(nèi)表面相接觸處以及端面與配流盤平面相對滑動處的磨損拉傷,拉毛不嚴重時可稍加拋光后使用。
④配流盤 如配流盤磨損和拉傷深度不大(小于o.5mm),可用平面磨床磨去傷痕,經(jīng)拋光后使用。但修磨后卸荷三角槽會變短,可用三角銼適當修長。否則,對消除困油不利。
(3)裝配 修理后的葉片泵裝配步驟見下表。
葉片泵的裝配步驟
步驟 |
內(nèi) 容 |
|
步驟 |
內(nèi) 容 |
1 |
清除零件毛刺 |
4 |
把帶葉片的轉(zhuǎn)子與定子和左、右配流盤用銷釘或螺釘組裝成泵芯組合部件(應注意:定子和轉(zhuǎn)子與配流盤之間的軸向間隙應保證為0.045~0.055mm,以防止內(nèi)泄露過大;葉片的寬度應比轉(zhuǎn)子的厚度小0.01~0.05mm,同時,葉片與轉(zhuǎn)子在定子中應保持正確的裝配方向,不得裝錯) |
|
2 |
用煤油或輕柴油清洗干凈全部零件 |
5 |
把泵軸與軸承裝入泵體 |
|
3 |
將葉片涂上液壓油裝入各葉片槽(應注意葉片方向,有倒角的尖端應指向轉(zhuǎn)子上葉片槽傾斜方向。葉片裝配在轉(zhuǎn)子槽內(nèi)應移動靈活,手松開后由于油的張力葉片一般不應下落,否則,說明配合過松。定量泵配合間隙為0.02~0.025mm,變量泵為0.025~0.04mm) |
6 |
把各O型密封圈裝入相應的密封溝槽內(nèi) |
|
7 |
把泵芯組件穿入泵軸與泵體合裝。此時,要特別注意泵軸轉(zhuǎn)動方向與葉片傾角方向之間的關系(雙作用葉片泵指向轉(zhuǎn)動方向,單作用葉片泵背向轉(zhuǎn)動方向) |